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新生研讨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十分复杂,不同性格、思维方式的人群之间如果不能有效沟通,就会产生群体意识和理解上的鸿沟。在现实社会,我们将面对复杂的人群,学会有效地沟通,对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换信息,与人相处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与人之间交流我觉得核心在于三点:换位思考、学会倾听与平等态度;关键在于把握沟通双方的情绪;根本在于沟通双方的性质。毕竟沟通是一种人类的行为,反映的便是人类各自的特性、心理、素质。通过沟通的状态就能推敲沟通对象的人格。要想有效地沟通,提升沟通的质量,就要从提升自身素质做起,下面有三方面指导。

首先是换位思考。在人与人的沟通之中,心情起很大的影响。一次愉快的沟通交流就可以很顺畅的进行,而沟通双方都闷闷不乐,就很难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难愿意与对方交换想法。换位思考,就是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身份、性格、思维方式,重点在于思考谈论什么话题是对方愿意并且愉悦的,如何谈论能让对方感到舒服。特别是当对方心情出于不正常状态时,能灵活感知,并且不要针锋相对,懂得理解对方的心情。在我们日常谈论时,经常因为情绪冲突导致对话极难进行下去,学会换位思考的核心又在于培养自己的宽容与理解之心,换位体谅对方行为言语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评论、苛责。所以换位思考最终还是指向了自身的素质,即包容与耐心,体谅与理解。其次是学会倾听。在大家各自交流意见时极其经常见到各个同学互相发表意见,但最后只是意见的堆积,并没有人对大量的意见进行综合地整理比较。这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忽略了倾听他人意见,过分看重自己的意见,对他人意见的理解与捕捉只是见风捉影,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到最后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学会倾听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而是学会心无旁骛地、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思维方式,因为沟通的目的是双方交换信息,而不是一方无脑输出信息,同时吸取分析别人的想法也有助于了解比较自己和其他人的思想水平。很多时候有的人表现得一副仔细倾听的样子,频繁进行眼神交流,和内心里却仍固守着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有效沟通不能只能停留在表面,要真心地聆听对方的观点,全神贯注,作为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最后是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目中无人、傲慢无礼、自恃清高,也不要妄自菲薄、消极不前、自认无能。沟通需要大家平等地、理性地输出信息,不能让一些激进或保守的思想干扰了沟通。这些心理说到底还是固守自己的想法,固认为自己的想法极好而别人无法理解或是固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如别人,不值得说出来。这都是落后陈旧的思想。无论你是顶级科学家还是高深的哲学家,无论是万人之上的政客还是资产无数的资本家,不代表不能和普通人交流,也不要傲慢地用你所谓的高深术语或是超越想象的话语去故意吓唬普通人,如果你想交换信息,就放平心态。有效的沟通必定是双方都有交换信息的必要,如果相反,你是个普通人,也不要怯懦,你亦掌握着你的信息,大家都是平等的。

有效的沟通说到底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对话双方的素质,但凡有一方素质极高,就能或者勉强进行沟通。如果双方素质都极差,不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倾听或是放平心态,内心自我固执等等,双方的心情必定不会愉悦,沟通必定无法有效进行。这素质,指向了我们不要过于自我,学会包容与理解,学会学习与反思,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如果社会上人人都素质极高,就不会有无效沟通的问题。也正因为社会无比复杂,对于社会群体素质的广泛高需求显然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从个人出发,提高沟通我们这一方的素质,带动整个沟通有效化。积极学会有效沟通,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有助于带动社会积极风气,而非掉入消极自执的陷阱。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