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切换之思考:社交与独思

最近自己的知识领域被污染了,各种所谓的不入流的、不成体系的、见不得人的东西通过其他人或是短视频、评论区等入侵了我的视野。

我感受到的是各种局限性的、思维定式的词语,以一种“口号”形式传播着。先说最近之遭遇,短视频平台的标题往往是口号性质的,即热门词汇的无脑植入,而其受众,即评论区与周边的人,往往也是为用着流行词汇而硬套。

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以下三个原因的体现:词语的匮乏、话语权争夺(流行词、梗的另一面)

语言的匮乏,即人在表达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方式,因为脑子里只有泛滥的媒体的声音,只有一遍又一遍加深印象的网络热门语,所谓的热梗。

之前我认为“梗”是纯娱乐性质的,现在我感受到在生活方面、甚至伦理上也存在梗,而这些非娱乐或批判性的梗,被无脑的语言匮乏的人滥用,特别是最新的,少为人知的,隐晦的梗。在对方还未摸清头脑之时,自己已经占据了制高点,争夺了话语权。

对于思想贫瘠的人,应避免语言匮乏的对话。在与人对话的逻辑分析:要干什么、什么目的。掌握对话的主动权,真正的自我尊重,无需迎合妥协的交际。警惕引导思路、引导行为的过程。

——看了点《资本论》就自认高人一等了?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2025.6.20)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