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美·菲利普·津巴多

一、有感

心理学涉及范围之广,从生物学到社会学,与广泛的领域有着联系。对于同一种行为,从不同的心理学观点进行分析将得到不同角度的解释。

二、摘抄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有人说世界有三大谜:物质、生命、意识之起源。作者理查德·格里格的认知心理学补充了菲利普·津巴多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关于个体行为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

目标:描述(不同水平上)、解释(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秉性disposition】和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预测控制行为。

(这些关注点的结合阐释了作为一个独特领域的心理学。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社会学家研究人们处于群体或机构时的行为,而人类学家关注不同文化中的行为的更广泛内容。即便如此,心理学家们也从其他学者们的见识中得到很多东西。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心理学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汲取营养。心理学家们与生物科学特别是那些研究大脑过程和行为的生物化学基础的研究者们分享许多研究兴趣。作为新兴的认知科学领域的一部分,针对人类的精神活动如何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应用数学的研究和理论相关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作为一种健康科学——与医学、教育、法律和环境研究都有联系——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心理学也保留着与哲学和人文与艺术领域比如文学、戏剧和宗教的联系。)

【心理学的联系】

方法论之分: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冯特和铁钦纳)与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詹姆斯和杜威),前将意识研究简化为元素、内容、结构;后者则注重深入的理解和流动的解释,而不是实验控制;前者关注心理的内容以及行为的结构,后者关注行为的机能。

当代心理学七种主要观点:生物观点研究行为与脑机制之间的联系(生物化学过程);心理动力学观点把行为看做由意识和无意识动机驱动的(弗洛伊德)(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动中产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环境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体(具有选择能力的能动性动物)内在的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潜能)的能力;认知观点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从全新的思维方式中产生);进化的观点把行为看作为在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的适应性;文化观点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为及其含义(存在跨文化差异)。

P1_1_七种观点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

验证的背景:客观性保障

  • 观察者偏见与标准化的操作性定义:使用统一、一致的程序进行,以避免观察者个人动机和期望导致的错误。

  • 客观性偏差——期望效应、安慰剂效应:预期传递给实验结果;没有任何操作却改变了行为。

  • 控制程序:双盲控制、安慰剂控制;被试间设计(测试组和控制组相匹配)、被试内设计(A-B-A设计,被试作为自己的控制组)

心理测量

  • 信度(一致性、可靠性)和效度(有效性)
  • 方法:自我报告法(问卷、访谈);行为测量和观察

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 评审委员会、告知风险、事后解说

关键的思考技巧

  • 避免把相关关系推论为因果关系
  • 要求关键术语和概念有操作定义,并对其含义达成一 致意见。
  • 你很容易在寻求辩解时发现确定的证据,但在寻找确定的证据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反驳某一理论、假设或信仰。
  • 总是对已提出的明显解释寻求其他的可能解释,特别是那些有利于提案人的解释。
  • 认识到个人偏见能歪曲对现实的理解。 怀疑对复杂问题给出的简单答案,怀疑对复杂现象和难题给出的单一理由和对策。
  • 质疑任何关于治疗、参与或产品效果的声明,办法是 找到比较结果的基础:比较什么?
  • 成为思想开明而又好怀疑的人:认识到大多数结论都具有尝试性和不确定性;寻找新的证据来减少你的不 确定性,同时使自己能不断变革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 向权威挑战,那些权威通常用个人的观点代替证据, 而目又不接受建设性的批评。

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 自然选择、遗传学与社会生物学
  • 脑和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体干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 脑干(桥脑、延髓)、网状结构【传递刺激】;丘脑【感知】、小脑【运动协调】;边缘系统(海马【外显记忆】、杏仁核【情绪】、下丘脑【内分泌·】);大脑(中央沟、外侧裂、胼胝体、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 神经元与神经递质

第四章 感觉

  • SDT信号检测论

P4_1_SDT

  • 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JND随刺激量增大
> --------------- THE END -------------- <